公益项目

成志英才培养计划

成志英才培养计划

首页/公益项目/成志英才培养计划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工作和调研中,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关注到许多欠发达地区家境相对贫困、有天赋和潜能的孩子,难以接触优质教育资源并接受科学系统的教育培养。为帮助这些地区的孩子们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2013年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共同发起“成志英才培养计划” (原“中华英才培养计划”),立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聚合优质教育资源,聚焦欠发达地区优秀学子,探索杰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联合培养机制,助推英才梦想启航。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创会会长顾秀莲出席“成志英才培养计划”五周年总结大会

项目自2013年至今已经连续9年先后从云南省、四川省、甘肃省、吉林省、河北省、青海省、山西省、重庆市、贵州省、陕西省、浙江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64个欠发达市县通过考核遴选,选出35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成志英才培养计划”项目学员。

每年遴选活动由教育部关工委发文支持,分为初选和复选两个阶段进行,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所选学生为品学兼优的初一在校生,本人和父母均为农村户籍。项目实施以来,遴选出的350名优秀学生由清华附中学及其一体化学校开展联合培养,超过6000人次的学生、200余名老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接受清华附中及其一体化学校的学习培训。

教育部原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原组长、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创会副会长田淑兰,清华附中校长、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王殿军出席成志英才培养专项基金网站开通仪式

项目入选学员从初一暑期开始,连续5年每年利用假期时间免费到清华附中及其一体化学校参加集中面授课程,平时在原学校通过“成志英才空中课堂”进行在线学习。在集中学习培训期间,项目组织清华附中一体化学校优秀教师分年级为学员授课并进行学法指导,开设丰富多样的专题讲座和综合实践活动,以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同时,安排学员与清华附中一体化学校的志愿家庭结对,学员入住志愿家庭,与结对伙伴一起上课、参加活动,两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教育部原副部长、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为“成志英才培养计划”第一届优秀学员颁发毕业证书

在日常学习中,项目搭建了“成志英才空中课堂”网络平台,保证学员随时随地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提高项目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连续性、完整性。空中课堂由清华附中一体化学校优秀教师为学员录制初高中各学科课程,学员使用项目免费发放的平板电脑进行在线学习、复习并按要求提交作业。项目通过网络平台跟踪记录学员在线学习和参加活动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在5年联合培养结束时,为每名学员出具完整的学习成长档案。

活动中学员们开心的笑脸

在项目实施中,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员设计了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前瞻性的学习培训体系,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教学,开设课程近300门,组织活动200余场,收集学生课程学习报告及活动感悟8000余篇,对学员进行学习、生活、思政、创造性思维等全面性、多元化、多层次的培养,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员提升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参与活动的学员中,大部分在参加中考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当地优质高中或所在省、市级示范高中,其中一些优秀学员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清华附中及其一体化学校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引领带动了整个项目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项目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项目成立以来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小微志愿服务支持计划“优秀项目”“首都最美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和北京市“首都最美志愿服务组织”。

第二期“成志英才培养计划”学员毕业典礼

成志英才培养计划十周年总结大会